“牡丹江”,滿語意為彎彎曲曲的江,它蜿蜒迤邐,一路向東,承載著歷史的厚重,溫柔地環抱著這片神秘的白山黑土。在北緯44度廣袤的寒地黑土之中,孕育出世界僅有的,有著稻米中“國色天香”之稱、更具中國高端稻米代表性的--火山熔巖石板大米。 天地精華,“稻”法自然 一萬多年前,巖漿地火喚醒了這片沉睡的山川大地,平地而起的火山熔巖堰塞湖--鏡泊湖,給予了周邊萬物生長之源,從此沃野千里,物阜民豐。這里有2700℃以上的年積溫,雨熱同季,日溫差達13℃。熔巖臺地上,覆蓋著由數百萬年巖石風化和腐殖質沉積而形成的肥美土壤,被世界譽為“稀世珍土”。生長于此的稻米,吮吸著黑色腐殖質土壤的滋養,汲取著鏡泊湖純凈小分子水的靈性,享受著原始森林的空氣,“天地之精華”造就了火山熔巖石板大米顏如玉、漿似乳的品質,其米粒飽滿,晶瑩剔透,食之香甜軟糯,柔韌爽口,含有7種人體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,鈣含量高于普通大米6倍。 歷史悠久,名揚海內 早在唐代渤海國時期,牡丹江流域就已出現了先進的水利灌溉和水稻栽培技術。據《新唐書·渤海傳》記載,當時渤海國多次向唐朝納貢,“盧城之稻”指的就是火山熔巖石板大米,名聲之勝,由此可見。自唐代以來,至宋元明清,火山熔巖石板大米始終是歷朝貢米,為皇室所享用。正所謂,“此米唯有深宮品,民間能有幾度聞”! 米中珍奇,品質鑄就 為把這個神奇的稻米故事書寫到極致,為了永遠保留舌尖心頭雋永的味道,我們堅持用“糧”心傳承農耕文明,從種植到加工,全程精耕細作,悉心呵護每一顆苗,成就每一粒米。以傳統的方式精耕細作,通過兩段式育秧、“鴨稻共生”種養殖模式以及全程采用人工插秧收割和原始窖存倉儲,最大限度保證稻米至純香氣、營養成分,讓非機械化黑土地上產出的稻米更具健康品質。以科技嚴控品質,保證綠色有機種植,每一個環節都在監控內完成,全程均可溯源。以工藝提升品質,從稻谷的恒溫倉儲到碾磨、色選、篩碎等30余道工序,實行更嚴苛的品控標準,保證了大米的口感、外觀和色澤。以限定保證品質,火山熔巖石板大米核心種植區域僅為3萬畝,我們堅持做維護稻米品質的守護者與倡導健康生活的傳播者,竭誠邀約您定制專享屬于自己的那一“稻”健康、一畝幸福,共同傳承這燦爛的稻作文化。 |